top of page

ABOUT DAISHI LUO

罗黛诗是一名有工业设计背景的艺术创作者和炼金术士。她痴迷研究生物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,以铜为媒介培育生长作品,探索人与自然之间深度协同创作的未来。她的作品不局限于特定的形式语言,运用田野考察、材料研究、雕塑、装置、视频和书籍等载体讨论技术、自然和人的议题。201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产品设计和台湾华梵大学金工艺术专业,获硕士学位。

 

她用培育植物的逻辑来培育作品。在实践中融合化学、生物学、青铜手工艺和中国画的知识和技术,发展出“控制中失控”的方法来让铜生长出色彩皮肤和骨骼。其中“控制”是指创造作品生长的条件和最终导向,例如设定恰当的温度、湿度、反应介质、生成路径等因素;而“失控”,则是刻意在控制中放弃控制,让材料在设定中自发性生长。她的实践不仅是在探索物质本体、人与自然协同创作的未来,同时也在挑战人类中心主义的既定创作方式。

 

黛诗的研究获得了中国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人才奖(2017-2018年)、深圳市创想公益基金(2019年)和中国设计新星奖(2017年)。她在2016年与谭志鹏共同创立了蛮蛮鸟艺术工作室,并于2020年创立了中国首个铜色基因库COPPERCOLORS。她的作品还在墨山城堡(FR)、荷兰国立博物馆(NL)、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(CN)、设计迈阿密(CN/ US)、沙龙艺术+设计(NY)、Batsu Gallery(JP) 等国际知名机构和展览中发表。她的作品现被罗中立美术馆、中国地质博物馆、融设计图书馆、无界美术馆、DIOR、Audi、兰蔻等机构、品牌和私人永久收藏。

肖像.jpeg

RESEARCH

PJAN1676.jpg

她在近几年的创作实践中,融合化学工程、青铜仿古、工业制造、微生物、中国画领域进行实验,逐步构建在铜表面之上自然生长出色彩的独特方法——控制中的失控。其中“控制”是指创造作品生长的条件和最终导向,例如设定恰当的温度、湿度、反应介质、生成路径等因素;而“失控”,则是刻意在控制中放弃控制,让材料在设定中自发性生长。最终使创作的生产能够由自然、为自然和与自然一起进行。

SEED, 2020

HD single-channel film, sound, color, 1min 33sec

这种培育生长的方法促使她使用不同的形式去探索它带来的可能性。例如《种子》用延时摄影研究色彩如何生长,《72小时》是探索外部环境和人流对色彩生长干扰的绘画装置,《新矿石》是把工业制造与生物生长相结合的实验作品。而长期研究项目COPPERCOLORS则是将色彩背后的方法抽离为数据,以数据库的形式构建一个可持续生长的色彩宇宙,探索铜色生长的一切可能。其中涉猎从动植物到矿物、从农民到匠人、从造假到实验室等多个层次的在地研究和实验,系统中已经积累的522种色彩各自携带生长方法,他们可以裂变和融合,如代码般衍生出更多未知的可能。

用生物学生长造物(自然生长造物)的逻辑来创造,不仅是在研究物质的物性、人与自然协同创作的可能,也是在挑战以人类中心主义的既定创作方式。

WORKS

© Copyright Studio MÁNMÁN 2024. All rights reserved
bottom of page